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军事 > 陆军

    永不服输 不甘平凡

    ■新疆军区某团九连政治指导员 李梦奇

    与子同袍,实为幸事。2020年,我走上了新疆军区某团九连政治指导员的岗位。一想到自己要带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摸爬滚打、同甘共苦,我心中顿时热血沸腾。

    一个现实问题,也随之摆在我的面前:与几个兄弟连队相比,九连缺乏厚重的历史底蕴;连队建设发展一度遭遇瓶颈,甚至戴上了落后的帽子;部分新分流过来的战友缺乏归属感,合编合心合力是个难点……

    九连党支部一班人都在迫切地寻找“破题之法”。也是那一年,新修订的《军队基层建设纲要》施行,强调要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,带着对官兵的深厚感情做工作,要狠抓经常性、基础性工作落实。这些鲜明导向为我们建设连队提供了指引和思路。

    认真分析连队现状后,我们认为:九连虽然普通,但党员干部有闯劲、有干劲,军士队伍年轻气盛不服输,不少战士还有一技之长,大家在工作训练中表现出强烈的荣誉感。这些,就是我们“绝地求生、触底反弹”的底气。

    “现在普通,不代表以后依然普通。能不能把一个过硬的连队交给‘接棒者’,就看我们的了!”全连官兵统一思路后认识到,自己是连队的主人翁,要想打好“翻身仗”,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。

    在步兵连,最常见的是长枪短炮,专业训练也大多基础而平淡。然而,就是这样的日子,却被我们过得有滋有味。

    官兵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,大家义无反顾地为连队冲锋陷阵。回忆这两年的“赶路”历程,全连官兵都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——

    野外驻训,我们主动请缨,为兄弟连队蹚河开路;坚守高原,我们在“生命禁区”抱团取暖;比武竞赛,我们咬牙坚持,用汗水换来荣誉……每一个机会,我们都希望抓住;每一个舞台,我们都渴望表现。

    漫长的蛰伏让人倍感煎熬,但痛苦中的拔节又让这群年轻人无比振奋。如今,九连官兵不负众望,找回了与兄弟连队较量的自信,不再因为自己的平凡而自惭形秽。

    近3年的任职经历,让我的骨头里有了九连“永不服输、不甘平凡”的印记。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。有人问我,累不累?我说,累,那是因为我们正走上坡路。

    新疆军区某团九连连长尚冠龙(左五)为连队官兵展示奖牌。郑吉玄摄

    一个步兵连的上坡路

    ■李梦奇

    “从今天起,我们有责任写好连队的当代史”

    “怎么分流到了这个连队,要啥没啥”“真没劲,还是以前的连队好……”士兵们的议论,像针一样扎在连队每一名军官的心头。

    改革调整如同一双大手,把一群素不相识的战友推到了同一个战壕里。

    那年,新疆军区某团九连迎来了组建之后的第一次“大换血”。近一半官兵分流到其他单位的同时,数十名不同专业的士兵成为连队新成员。

    入连仪式没有想象中那么令人热血澎湃。时任排长别克清晰记得,分流过来的战友们大多面无表情,有些人甚至显得沮丧。

    原因,大家心照不宣——

    有人说,连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历史。确实如此,九连的荣誉墙上,甚至连一张黑白照片都没有,看不到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
    有人说,连队训练人才青黄不接。此话不假,彼时团里的军事训练“龙虎榜”,九连无一人上榜。

    九连那块还算有些分量的新奖牌,落款还是两年前……

    “九连太普通了,来到这里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。”一位战友直言不讳。

    有段时间,连长尚冠龙发现,训练场上总有人心不在焉,教育课堂上也鲜有人主动发言,专业骨干不再热衷于讲解示范……

    “是的,谁不希望自己的连队‘牛’一些呢?”看着训练场,尚冠龙陷入沉思,“放眼全军,普通连队不在少数。难道大家都要因此而削弱斗志吗?”

    其实,九连党支部一班人很早就达成共识:一个连队的发展建设,就像一个人的成长,别幻想能一口吃成胖子。

    上任之初,尚冠龙在床头写下4个字:三年不鸣。在他看来,打基础永远比出彩头更让人有成就感,不妨多给连队一些时间。

    那天,九连进行了一次令人难忘的点名。全连人员在荣誉墙前列队,两位主官将荣誉墙上的牌子取下,封在箱子里。

    “连队的过去,我们无法改变;连队的现在和未来,由我们开创。从今天起,我们有责任写好连队的当代史!”点名结束后,九连宣布:今后凡是在团以上比武竞赛中取得名次,或是作出突出贡献的官兵,名字都会写进连史,一代代传承下去。

   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创造历史,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。渐渐地,九连的捷报越来越多——

    班长贺龙,夺得团战术基础动作比武第一名,并打破该项目纪录;上等兵孜克热拉,手榴弹投掷包揽两项全师第一;军士马雪刚,夺得驾驶技能比武第三名;排长李青林,获指挥技能竞赛第二名……

    “作为一名士兵,我们军旅生涯的所有回忆,都和自己的连队密不可分,我不想等我回首往事时,才发现自己像个过客一样没留下任何痕迹。”名字登上荣誉墙那天,贺龙一瘸一拐地走上前,面对全连官兵,他的目光坚定而又饱含深情,“连队建设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,请大家相信,我们是什么样子,我们的连队就是什么样子。”

    那是一次总结,但更像是一次出发。大家明显感觉到,连队正在发生变化:训练场上,相互较劲的多了;比武竞赛,主动报名的多了;文体活动,争当主角的多了……

    “平凡,不是碌碌无为的借口,它更应该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。”尚冠龙说,“我们普通,但我们肩负使命;我们平凡,但我们必须担当。”

    连队官兵开展捆绑炸药包训练。郑吉玄摄

    “我们更需要学会的是,摔倒以后如何爬起来”

    “你甘心就这么放弃吗?”班长谢元托起下士亚力坤的手,面带愠色地问,“看看你的手,都练成什么样了……”

    亚力坤低下头,摊开双手:遍布掌心的,是树皮一样粗糙坚硬的老茧;关节处,一个伤口狰狞地咧着嘴。不久前,这个伤口被单杠连皮带肉“撕”了下来。

    作为全师单杠卷身上项目曾经的纪录保持者,亚力坤却不想再报名参加下个月的全师练兵比武竞赛。

    其实,亚力坤比任何人都更渴望把这个“第一名”守住,守到他在部队的最后一天。因为,这份荣誉不只属于他,更属于九连。“这是我能为连队作出的最大贡献了。”他说。

    5年前的冬天,刚刚入伍的亚力坤在军营迎来了第一场雪。他最喜欢的就是新兵连组织的小评比、小竞赛,也常常在比武中夺魁。漫天大雪中,亚力坤胸前的大红花分外耀眼。

    “这个兵,我要定了!”当时负责带新兵的谢元发现,亚力坤对冷冰冰的器械表现出了火一样的热情。

    集训一结束,谢元就领着这个新兵回了九连。

    谢元的心很硬,训练时逼着亚力坤坚持,直到亚力坤精疲力竭撑到最后一刻;谢元的心又很软,熄灯后含着泪给亚力坤的手掌抹药,生怕别人发现班长哭了。

    在千百次钻心的疼痛中,亚力坤的训练成绩像草原上的野马一样,冲到了最前面。

    然而,一次训练中,亚力坤受伤了。此后,亚力坤再也未能重回巅峰状态。第三名、第四名……连续几次比武中,这名曾经的“王者”黯然失色。

    深夜站哨时,这名年轻而倔强的士兵望着连队的营房,默默流下了眼泪。没能守住“第一”,亚力坤像个大雨中摔倒在泥泞里的孩子一样,无助而迷茫。

    班长谢元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他无法接受也不会允许“从新兵连就跟着自己的这个兵”变得消沉。更何况,九连从来都不缺励志的榜样。

    那年,军士冯宝军作为小组长带队备战陆军“轻突奇兵”比武竞赛。赛前一次训练中,他脚踝严重扭伤。凭着“就算脚不要了,也绝不退赛”的狠劲,冯宝军一只脚跳着冲过终点线,带领队员斩获第三名。

    一天傍晚,谢元带着亚力坤跑步。两人不知不觉就跑到了器械训练场。看着眼前成排的单双杠,他们仿佛回到了新兵连那个漫天飞雪的冬天。

    “单杠就在那儿,你不去征服它,会有别人去征服它。你不去突破自己的极限,总会有别人在拼命突破极限。”谢元的话,像一束光,穿过迷雾照进亚力坤的心底。

    很快,全师练兵比武如约而至,亚力坤平静地迈进赛场。当他一跃而起握紧单杠时,自信重新回到这名年轻士兵身上。

    当初那个胸前戴着大红花的士兵回来了:亚力坤斩获两项第一,这是他交给自己的答卷,也是他给班长和连队的回答。

    九连全体官兵列队迎接参赛队员。掌声和欢呼声中,亚力坤望着连队的营房笑着,眼眶却湿润了。

    几天后,连队组织强军故事会。班长谢元主动讲起亚力坤的故事。

    “从入伍的第一天起,我们都在学习跑步,学习怎样跑得更快、更稳,但我们更需要学会的是,摔倒以后如何爬起来……”谢元话音刚落,全连掌声雷鸣。

    这掌声,既是给谢元、给亚力坤的,也是给连队每一个人的。

    “连队有连队的目标,士兵也要有士兵的梦想”

    “如果把九连的发展趋势画出来,那一定是一条向上的曲线。”说这话时,五班班长舒冬元嘴角微微上扬。

    今年年初,连队领回两个奖牌:一个是2022年度“‘四铁’先进单位”,一个是2022年度“猛士杯”比武竞赛连级单位第一名。

    那天,舒冬元软磨硬泡,连长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——把“‘四铁’先进单位”的奖牌摆在五班一周时间。

    “我要让全班战友看到,这就是我们齐心协力的成果。”舒冬元不会忘记,上次九连获得“基层建设先进单位”时,自己刚入伍不久。时任班长王帅曾指着当年那块奖牌告诉舒冬元:“连队有连队的目标,士兵也要有士兵的梦想。”

    这些年,舒冬元慢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他已经成长为像老班长王帅那样的骨干。上级预选军士培训,舒冬元是公认的“最佳区队长”。

    和有梦的人在一起,人人都铆足劲儿往前冲。舒冬元所在的五班,就像九连的缩影,每名战友都在追梦路上拼搏——

    杨鑫,打着封闭针参加比武,不仅登上全团龙虎榜,也让九连第一次在400米障碍这个项目中有了绝对的竞争力。

    木拉迪力,婉拒了知名乐队的邀约,继续留在连队,把战友们奋战高原的故事写成歌,在陆军业余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。

    一路见证九连发展变化的,还有二级上士李哲。入伍时,他曾满怀憧憬要去一个“最牛的连队”。当初从某红军连队分流到九连时,李哲极不情愿地踏进了连队的大门。如今,他已经成为连队的尖刀班长,还荣立三等功。

    几年来,这个普通连队走过属于自己的上坡路,打了一个“翻身仗”。

    从最开始那个不被战友们认可的普通连队,到现在受到领导和兄弟单位肯定的“‘四铁’先进单位”,李哲明白背后的艰辛与不易:一次次示范任务,全部高标准完成;一次次演习演练,全连官兵奋力冲锋;一个个深夜,总有人在加班加点……

    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高原演训。当时,连队不仅要担负上级的示范任务,还要同时接受连战术考核,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。”李哲说,那段时间,晚上熄灯后,全连没有一个人上床休息,都在继续忙碌。

    “一群人聚在一起,为同一件事拼尽全力,那种感觉唯有用幸福来形容。”今年年初,部队从驻训地返回营区后,上级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。作为报告团成员,李哲在报告中把大部分篇幅留给了战友和连队。

    发言结尾,李哲这样讲述心中的连队:“我的连队确实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连队,但也是一个发着光的连队。它驱散了战士心头的雾霾与迷茫,照亮了我们的脚下与前方。”

    报告会结束,李哲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:“没有谁生来就自带光环,但我们应该庆幸,自己生在一个努力奋斗就会有收获的时代。”

    连长尚冠龙很喜欢“发着光的连队”这个描述。在他看来,一个连队与它的士兵们是互相成就的:连队让大家有了追梦的舞台,一群有梦的士兵塑造了一个发光的连队。

    训练间隙,连队官兵一起学跳民族舞蹈。郑吉玄摄

    选择难走的路,看不一样的风景

    ■新疆军区某团九连中士 李浩杰

    当初,为了当兵锻炼,我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。那个时候,我只想着尽完两年义务就回家闯荡。

    去年9月,面对进退走留,一边是家中亲友追问我返乡日期,盼着为我接风洗尘;一边是连队战友热情挽留,邀我继续并肩战斗。

   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我会选择退伍时,我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留队申请书。

    面对大家惊诧的眼神,我没有过多解释。因为,只有我自己明白,在进退选择时,浮现在我脑海中的,是一幕幕与战友们一起苦、一起笑、一起拼的画面。

    “两年的热血青春太短了,将来都不够回忆的!”我把留队的决定告诉了家人。

    军旅生活改变了我。我开始意识到:如果骨子里不甘平凡,那就要勇于选择难走的路,去看不一样的风景。

    如今,按照有关政策,我由上等兵直接晋升为中士。未来,我想和战友们一起,见证我们的连队走到更高的地方。

    连队官兵晚上加练体能。郑吉玄摄

    舞台演出,总会有人在幕后

    ■新疆军区某团九连二级上士 哈力瓦尔

    考虑到我年龄偏大,结婚后一直没有要孩子,这次赴高原执行任务出发前,党支部决定让我担任留守负责人。

    我十分感谢连队的关心,然而,每每听到大家递交请战书的消息,看到战友们为了奔赴高原而忙前忙后,想到不能和战友们一起抗缺氧、斗严寒,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。

    “我老婆的工作,我来做!指导员,这次一定要让我上高原!”那天晚上,我来到连部表达了我的想法。

    指导员告诉我,执行任务,总需要有人留守;舞台演出,总会有人在幕后。不管身处哪个岗位,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,履行各自的职责。

    最后,我被说服了。我相信,我一定能守好“大后方”,因为这里也是我的战位。

    (李强强、杨龙整理)


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