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人物 > 军视人物

一名“00后”战士的脱颖而出

■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 李映虹

16327576_c43a09a03695d4a4a5e7ccc329fe56d1_wmac0b(1).jpg

王康(右一)在旅接力跑比赛中,作为擎旗手,和战友一起跑向终点。闫孟卓 摄  

7月中旬的一天,火箭军某旅某营干部张岩接到一个电话。

“贵单位战士王康全力协助本地政府部门防汛救灾,我们希望将他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……”电话那头是一名地方媒体的记者。7月初,王康家乡连降暴雨,当地政府部门发出紧急倡议,号召党员干部组成“党员突击队”,带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。

闻此,在家休假的王康按捺不住,立即向连队报告相关情况,并得到了批准。

排查出20余个点位渗水险情、开挖数百米引水渠、每日上堤巡逻、定时观测水位上涨情况……王康的表现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。

“请不要宣传我,我只是做了一名军人该做的事。”电话里,这名地方媒体记者转述王康当时的原话。

听到这里,张岩会心一笑:王康平时就是这样,做事很“高调”、做人很“低调”。

王康是一名20岁出头的“00后”,身上有股不服输的拼劲儿。一级军士长向东洋说,王康改变了他对“00后”战士的一些印象。

2020年初春,旅里水泵房用电线路老化,需要改线。旅机关通知王康所在连队,要求电工班出一名公差负责此项工作。由于白天水泵还要运转,改线只能在晚上进行,出公差人员休息时间无法保证。

就在向东洋犯愁将任务派给谁时,王康主动请缨:“班长,我想去试试。”

电路改线不难,对一个初学者而言,却是几乎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任务。彼时,王康学习电工专业时间不长。“他能胜任这项工作吗?”虽然向东洋同意了王康的请求,但心里打了一个问号。

出乎他的意料,王康比规定时间提前两天完成了改线,并顺利通过验收。“下连才5个月,王康的成长让人惊喜。”向东洋感慨地说。

“说实话,班里老同志很多,专业都很强,我心里挺着急的。”然而在王康心里,做这件事另有一番考量,“我把改线的活儿揽下来,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实操水平。”

为了圆满完成改线任务,王康一有时间就学原理、练操作,逮到机会就拉着老兵请教。他随身揣着一个本子,一边工作,一边记录知识要点。就这样,水泵房改线完工了,本子也记满了,俨然一本电工专业知识手册。

此后一年,只要有锻炼的机会,王康都会主动争取:“三防”骨干集训、卫生员考核、电工专业比武考核……“我就想努力多学点东西。”他说。

某营战士阴伟和王康相识于一次专业比武。当时,两个人被分在同一组。“哪怕不是自己的比武场次,王康也会去现场观战。”阴伟说,“他是我们当中最努力、最刻苦的。”直到加上微信好友,阴伟才理解王康为什么这么拼。

“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”这是王康的微信个性签名。寥寥8个字,饱含他父亲的嘱托。

王康的父亲曾在陆军某边防团服役。听着父辈的军旅故事长大,王康自小就对火热军营心生向往。读大学时,为了圆梦,他选择了参军入伍。临行前,一向严肃寡言的父亲,拍了拍王康的肩膀,郑重地说:“进了部队,一定要当个好兵!”

“当个好兵!”父亲的叮嘱,在王康心里扎了根。下连后,领教过更多优秀战友的风采,他更加坚定了这个目标。

2022年秋天,王康迎来了入伍后的最大挑战。经过组织推荐、上级批准,王康转岗为一名操作号手。

转岗意味着从头开始,全新的专业、陌生的操作,让王康一度不太适应。

“不适应很正常,当初学电工专业,我还不是从零起步?”短暂的自我调整过后,王康选择以“新兵”的姿态重新冲锋。整理知识要点,细化操作流程图,有时就连走路也在比划操作动作……他心里就一个念头:尽快学好新专业,争取早日执行任务。

去年6月,王康等来了梦寐以求的机会。但要登上执行任务人员名单,必须通过考核,从预备号手中脱颖而出。

“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操作号手,第一步就是熟练掌握几百个操作口令。”二级军士长王辉说,他被这个转岗来的“00后”战士深深打动,“经常看到王康拿着本子涂写背记,排队打饭、整理内务时,他的嘴里也是念念有词”。

最终的结果没有辜负王康的努力。得知自己成为执行任务人员的那一刻,他难掩内心激动:离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了。

在很多战友眼中,王康身上有很多“光环”——义务兵期间入党、成功转岗操作号手、成为修理能手……别看他兵龄不长,但综合实力已经超过了有的老兵。

然而,面对大家的称赞,王康却很冷静:“我只是尽了一名军人应尽的职责,做了一名军人该做的事。”

采写感言

一代更比一代强

■李映虹采访王康,最打动笔者的是他对于目标的坚定。入伍前,父亲在他心中种下了“当个好兵”的目标;入伍后,他便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,勤恳学习专业,主动争取成长成才的机会。在王康身上,笔者看到了一名“00后”战士的奋斗姿态,感受到了年轻一代官兵追求向上的蓬勃力量。

而在一些人眼中,“00后”战士是另外一副样子:不适应部队节奏,缺乏奋斗目标……不可否认,以上情况在一些单位确实出现过,由此引发了对“00后”战士的偏见和误解:吃不了苦,不想奋斗,就像温室的花朵,经不起风雨考验。

笔者曾和一些基层带兵人聊过这个话题,他们承认自己曾对“00后”战士有过偏见,然而接触了更多的“00后”,刻板印象就逐渐消失了。究其根源,是他们在工作训练任务中,见证了“00后”战士的成长与蝶变:很多人同王康一样,面对挑战迎难而上、愈挫愈勇,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仍然是值得托付、勇于担当的一代。

由此可见,要想正确认识“00后”,就要真正走近“00后”,亲眼观察他们身上的闪光点。有时,还需要我们主动调整观察他们的视角和“焦距”,进而触摸到他们火热而丰富的内心。只有这样,才能摆脱对他们“道听途说”的印象,甚至“以讹传讹”的误判。也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“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,也必将大有作为。这是‘长江后浪推前浪’的历史规律,也是‘一代更比一代强’的青春责任”。


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