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军事 > 国防动员

    湖南省益阳市将国防教育融入中小学课堂——

    这里的劳动课有“军味”

    ■杨海斌  陈建中  中国国防报记者  陈  静

    “野战灶为什么没有烟囱呢?”

    “因为设计了多个分烟道,这样野战环境下做饭无光无烟,不易被敌人发现。”

    “五一”前夕,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镇城北中学七年级157班的一堂劳动课上,参加过边境作战、曾荣立三等功的退役军人肖奇云,和劳动课教师一起指导学生挖野战灶,好奇的学生提出疑问,肖奇云一一解答。记者了解到,这样富有“军味”的劳动课在益阳市中小学校园广泛开展,受到师生欢迎。

    退役军人肖奇云在劳动课上为学生讲述战场故事。张恒慧摄

    去年,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,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,益阳市以此为契机,探索将国防教育融入劳动课。在课程内容设置上,益阳军分区联合教育部门、中小学校开发出红色场所研学、优良传统体验、野战技能实践等“任务群”,每类设置5至7项任务,每堂劳动课完成一个任务。同时,各区(县)人武部从退役军人和民兵中遴选指导教师,到中小学进行具体指导,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,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。

    桃花江镇中心学校一年级劳动课教师吴雯苑拿出课表向记者介绍,每个班级每学期的劳动课约为16课时,带有国防特色的劳动课约占一半,一般结合军营开放日、全民国防教育日、学生军训等时机组织安排。

    “中小学不同阶段课程设计各有侧重,逐步提高难度。”肖奇云介绍,以“野战技能实践”劳动课为例,小学和初中生以简单劳动和聆听故事为主,学习淘米、洗菜等,了解红军故事;高中生学习挖野战灶和简单的烹饪方法,以及钻木取火、竹筒煮饭、铁锹煎蛋等技能,了解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历史。

    劳动课上,益阳市南县德昌学校学生体验挖野战灶。陈建中摄

    既然是劳动课,“动手”必不可少。“军味”劳动课侧重国防教育中的体验参与项目,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,以“理论科普+实践操作+故事讲解+讨论交流”的形式,组织学生在军营体验生活,在国防教育基地学习野战生存技能等。

    “上课能去教室外活动,学一些实用技能,还能听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。”南县德昌学校初二学生魏林峰告诉记者,在主题为“红军的一天”劳动课上,他第一次编草鞋、做红薯饭、熬南瓜汤,第一次切身感受红军时期的艰苦生活。不少同学在讨论交流时表示,要向革命前辈学习吃苦精神,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。

    在军营参加“部队一日”劳动课,学生们从叠军被、洗衣做饭等开始学做家务;在田间地头体验“南泥湾生产运动”,学生们感受到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”的道理……为确保教学质量,益阳市军地依托国防教育讲师培训、学生军训业务培训等时机,介绍中小学生特点,研讨“军味”劳动课课程设计,提升课程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

    “改变正在悄然发生。刚开始还担心学生不积极参与,没想到几次课程,大家都充满热情。这样的课程除了教授劳动技能,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引导。一段时间以来,学生们自强自立、团结协作、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逐渐培养起来。”益阳市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军味”劳动课收到实效,益阳市越来越多的学校考虑纳入教学安排。


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